發布時間:2023-07-08 09:44:44 文章來源:未知(轉載請注明)
有機物、無機物……那么多不能用水滅火的?;?,可得記牢啊
在天津爆炸中,率先沖到火場的消防員們,在未明火情的情況下,以勇敢的姿態拿起水龍,灑向事故現場。然而,火勢不但沒有消停,反而愈演愈烈,釀成“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大的消防員殉職事件”。那么,在什么情況下為什么不能用水滅火?
根據現場消防指揮部的消息,倉庫內存放有電石,并且還有硝酸鉀、硝酸鈉等硝酸鹽物質。北京的一位消防隊員王吉說,“不同的化學品要用不同滅火劑,我們都要學習。電石遇水反應,不能用水。”而在現場用什么滅火劑,“應該是指揮員決定的。”電石是碳化鈣(CaC2)的簡稱,遇水立即發生激烈反應,生成乙炔(C2H2),并放出熱量。乙炔在室溫下是一種無色、極易燃的氣體,主要作工業用途,例如燒焊金屬。根據當地環保當局2014年的驗收文件,事發倉庫被設計用于存放電石、硝酸鉀、硝酸鈉等化學品。
那么,哪些事故不能用水滅火呢?
無機物
如果本次爆炸物最終確定是電石,那么,電石就是一類不能用水滅火,而且水會加速爆炸的典范。
大多數這類物質都是強還原性的,例如——
高活潑性的金屬:鈉、鉀、鈣等比較為人熟知,而事實上,鋰、鎂和鋁也是一樣,這些金屬共同的特征是,遇水會產生氫氣,氫氣的爆炸性要高于這些金屬,因此,水會加劇其燃燒爆炸;
高活性金屬合金、氫化物、碳化物等:電石學名碳化鈣,其他如氫化鋁鋰、氫化鈉、硅鈣合金等,尤其氫化物,同質量下釋放的氫氣更多,更易發生爆炸;
高活性金屬氧化物:最典型的是生石灰氧化鈣,其他如氧化鈉等,盡管這些物質已基本沒有還原性,并不會燃燒,但遇水會大量放熱,成為氫氧化物,在封閉空間內也會造成爆炸;
非金屬氧化物:典型的如P2O5,這類氧化物遇水也會放熱,盡管爆炸的可能性要弱一些,但這些物質與水反應之后是強酸,處理起來會非常麻煩;
過氧化物等氧化劑:強氧化劑也會遇水爆炸,過氧化鈉等物質均是這樣,而這些物質釋放出的是氧氣,接觸到可燃物會引起二次災害;
部分含氯、含氮的物質:典型的有氮化鎂等物質,遇水會發生置換,反應劇烈,雖然過程中沒有發生氧化反應,但伴隨著大量氣體,也會引起爆炸。
有機物
總的來說,有機物還原性強,密度小,都不是很適合用水進行滅火。
輕質油:這類物質比水的密度小,水雖然不會與它們反應,但由于輕質油會飄在水的上方,并不能隔絕氧氣并阻燃,一般用水對于這類物質進行滅火時,只是為了對空氣降溫,而不是直接向燃點噴撒;
烷基金屬:這個與金屬氫化物類似,最常見的是丁基鋰、三乙基鋁、格林試劑等,遇水會釋放可燃性氣體;
硅烷及其衍生物:這類物質遇水通常也會反應,得到氫氣,比較容易發生爆炸;
有機過氧化物:與無機過氧化物不同的是,有機過氧化物遇水后,自身就可能發生爆炸,實際上更為危險;
其他活潑基團:如異氰酸酯,這類物質會與水釋放二氧化碳,氣體體積增加,發生爆炸;再比如酸酐,遇水未必爆炸,但會釋放大量酸性氣體,一般現場也不會用水滅火。
其他特殊物質
另外有幾類特殊的物質:硝酸鹽、重氮酸鹽、硝基化合物(TNT、硝基纖維素等),這類物質本身就是炸藥,施救難度更大,它們都可用于炸藥,自身遇熱或沖擊即可爆炸,因此也不能直接用水。去沖擊,而只能設法降溫。
每一種物質的特性都不同,工業上會編制MSDS,對于出現災害的補救措施也會列出,即使該物質不屬于以上各類,也不代表它們就安全,仍然需要確定特性后才能選擇合適的滅火方式。
同樣,國外消防產品要進入中國,也只有重新生產設計一套符合中國3C認證標準的產品。如果標準真的很好也就罷了,如果標準不科學,很可能因此降低原有消防產品的性能。把好產品改成差產品,一些具有較強安全理念的企業家很可能不會這樣干,他們可能會放棄中國市場,從而不利于中國消防市場的良性發展。